首页

TS惠奈

时间:2025-05-26 07:03:29 作者: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首迎国产大型客机C919 浏览量:34217

  中国日报网11月15日电 2010年3月,《中国-秘鲁自由贸易协定》生效;2024年6月28日,中国与秘鲁宣布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。中秘两国政策上的持续优化使得中秘各领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,并推动了一系列务实合作。

  同为农业大国,自2009年中秘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来,秘鲁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价值增长了18倍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秘鲁水果和蔬菜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。据国内一家商超的采购负责人介绍,11月是秘鲁蓝莓的销售旺季,口味清甜、近乎樱桃大小的蓝莓销量相当不错。

  随着中秘贸易逐步深入和中国消费能力不断提升,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秘鲁农产品远不止蓝莓。据秘鲁农业发展与灌溉部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月至5月,以蔓越莓、牛油果、蓝莓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农产品出口额达34.67亿美元,同比增长5.5%,而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。

  总部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甘博仙公司(Camposol)中国区总经理路易斯·巴南特(Luis Miguel Baanante Cerdena)2017年来到上海拓展中国市场。现在,该公司每年出口到中国的水果能达到1万吨。巴南特表示:“(出口的水果中)蓝莓是最大的类别,还有如牛油果、葡萄和芒果等。秘中自贸协定为秘鲁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推动力,还推动了秘鲁农业发展。”

  不止于贸易,深度合作夯实中秘两国农业基础

  除了进出口贸易,中秘在农业领域研究上的合作也硕果颇丰。以马铃薯研究和育种方面的双边合作为例,国际马铃薯中心专家维克多·奥塔苏(Victor Otazu)2005年来到青海,与中国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合作。双方合作的成果“青薯9号 ”如今已在中国广泛种植。与此同时,中国研发的许多种子生产和防病技术已在秘鲁得到应用,使当地农民受益。

  2024年7月2日,第三届中国—拉美和加勒比农业部长论坛举行。秘鲁农业发展与灌溉部部长马内罗高度评价两国农业友好,表示愿与中方优先在人员培训、马铃薯种质资源等领域深化交流,同时希望学习借鉴中方农业减灾发展的经验实践。

  “硬件”持续升级 中秘航线惠及双边贸易增长

  在中秘深化务实合作的蓝图中,钱凯港具有重要地位。作为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,钱凯港从昔日的渔村小港到如今成为连接南美和亚洲的重要枢纽。秘鲁驻华大使马尔科·巴拉雷索(Marco Balarezo)早前表示:“目前中秘间的航运时间为35至40天,钱凯港启用后,将深刻改变从南美洲到中国的航运状况。”

  该国农业发展与灌溉部部长安赫尔·马内罗同样表示,钱凯港可将航运时间缩短,海运运费也有望进一步降低,这对扩大生鲜产品出口意义重大。

  此前,秘鲁的新鲜水果大多从南方的上海港或深圳港进口,再陆运到北方,运距长且运输成本较高。而近期天津港开通的三条直航拉美的新航线中的“水果快线”,首次让秘鲁蓝莓经由它直接登陆中国北方口岸。

  随着自贸协定的升级,中秘两国积极加强合作,升级物流基础设施,增开直航航线,提高通关和物流效率,各环节紧密衔接……未来,中秘农产品贸易合作之路必将进一步拓宽,合作共赢将让中秘这对跨洋友邻携手走上繁荣幸福之路。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贵州“老虎”受贿1.08亿,因这个原因轻判

“金融活,经济活;金融稳,经济稳;经济兴,金融兴;经济强,金融强。”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,需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,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持续扩大金融对实体经济供给的有效性与灵活性,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让金融资源精准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。

《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》:京沪粤苏津浙名列前六强

原来,大红门曾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纺织品集散地,一度聚集45家区域性批发市场、3万余家商户、10余万直接从业人员,人口密集、矛盾多发。如今经过产业结构调整,大红门地区积极发展金融、文化、商务等新产业,实现“华丽转身”。

中国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23年度“账单”

北京交通部门按照北京市“一年基本恢复、三年全面提升、长远高质量发展”的总体思路,全力开展灾后道路恢复重建工作,将重点解决北京西部山区生命通道抗灾能力弱、路网密度低、安全韧性不足等问题。

马英九:任何“去中国化”行径都不会成功

苏州除了下辖姑苏、虎丘、吴中、相城、吴江五个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外,还代管常熟、张家港、昆山、太仓四个县级市。苏州下辖的四个县级市由于尚未“撤县设区”,因此,虽然其吸纳苏州大部分的常住人口,但也不算是城区常住人口。“七人普”数据显示,常熟、张家港、昆山、太仓四个县级市的常住人口合计603.2万人,占苏州常住人口总量的47.3%。

金观平:持续培育壮大绿色消费

资料| 新华社 人民网 央视 福建日报 浙江日报 南方日报 求是杂志等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